中医古籍书目汇编■内经、难经类: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年? )共十八卷。二、《黄帝内经太素》(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 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着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 762 年)唐.王冰次注。 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 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现存本经 宋.林亿等校订。四、《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 1188 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 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 发挥而成。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五、《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 1586 年)明.马莳(仲化、玄台 )注。 各九卷。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后附补遗一卷。六、《类经》(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 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七、《内经知要》(公元 1642 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 二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 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注解简明。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 1672 年)清.张志聪(隐庵)注。 各九卷。 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九、《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 1689 )清.汪昂(訒庵)注。 二卷。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侯、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采用唐.王冰、明.马蔚、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十、《难经》(公元前五世纪? )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 问答,解释疑难。十一、《难经本义》(公元 1361 年)元.滑寿(伯仁)着。二卷。采集《难经》注解十一家。订正脱文误字,注解融合各家之说。十二、《难经集注》(公元 1505 年? )明.王九思等集注。 五卷。分十三篇。采用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杨康侯五家之注 而成。主要内容有诊脉、经络、脏腑、穴位、针法等。■伤寒、金匮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