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_第1页
1/1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_第2页
2/1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_第3页
3/1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 1952 年的 18243 万人增长到 2001 年的万人,增长了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而且每年还在以 1000 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 40%的水平,也有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 20%的水平,则将产生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 5 到 10 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 1500 万到 2000 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 50%、煤矿采掘业的 80%、纺织服装业的 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 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 6 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 6 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 年的 20 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 30688 万人增长到 48229 万人,净增 17541 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 2182 万人增长到 15778 万人,净增 13596 万人。20 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1949 年-1957 年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 年国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