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_第1页
1/29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_第2页
2/29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_第3页
3/29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一、先秦文论概述(1)文学尚未独立。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2)文论亦未独立。散见于经史子集,多着眼于文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一)孔子及儒家文论1、“诗言志”——中国文论“开山的纲领”“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尚书·尧典》(1)“诗言志”揭示了诗歌表现思想情感的特点,是对诗歌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对中国文学重抒情、重表现的传统的形成,有不容低估的意义。(2)“志”作为以理性为导向的情感心理,在礼乐文化传统中,长期以来被解释成合乎礼教规范的思想,偏重于社会群体的理性规范。“诗言志”对后代文论主张以理节情,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也有直接的影响。(3)“诗言志”是对先秦歌诗观念的高度概括。●“诗言志”是我国诗学的生命本根,它奠定了我国诗学的基本取向,蕴含着我国诗学的整体建构,是我国诗学“开山的纲领”。2、孔子(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①可以兴——指诗歌可以启发人们对人生事理的感悟,可以兴发感动生命,具有艺术感染功能。②可以观——指诗歌具有了解人心、了解社会风俗习尚、考察社会政治得失的认识作用。③可以群——说明诗歌可以交流思想感情,喊起群体感情,起凝聚群体的作用。精选文档④可以怨——诗歌可以“怨刺上政”,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可以宣泄一切正常人性和追求受压抑而生的种种怨愤不满。⑤事父、事君——社会关怀,伦理教化。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生态关怀,知识价值。●“兴、观、群、怨”说全面概括了文艺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如情感作用、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等,对后代文论有深远影响。(2)文质彬彬: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形式——“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巧言佞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内容与形式——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3)思无邪:论文学批评的标准子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文论脉络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