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模拟试卷(A 卷)一.填空:(每空 1 分,共 40 分)1.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 _诗_》、《书》、《 礼 》、《_乐_》、《_易_》、《春秋》,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3.《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博学之”、“审问之”_、_“慎思”__、__“明辨之”__、_“笃行之”__五个步骤。4.在汉代识字教育所采用的字书中,流行最广且一直保存至今的只有《_____急就篇_______》。5.唐代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_遣唐使_、留学生、_学问僧__。6.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_三字经__》、《_百家姓_》、《__千字文__》等。7.封建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三纲五常”,其中“三纲”指: _君为臣纲__、父为子纲、夫为妻纲_。8.朱元璋曾下令对《 _孟子_》一书大加删节,以符合其专制主义的文教政策。9.明代府、州、县学中的生员一般分:附学生员、 廪膳生员和增广生员三种。10.1839 年 11 月,独立的_马礼逊学校__始在澳门成立,它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早期一位来华传教的传教士而得名。在该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__容闳______、黄宽、黄胜三人于 1847 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11.1862 年,京师同文馆在北京设立。18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詹天佑等出发赴美学习。12.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_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13.1896 年,盛宣怀奏请在上海设立 南洋公学,先后开办有师范院、外院、中院、上院和特班,民国后发展为交通大学。14.清政府于 1905 年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同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15.1907 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16.清华学堂 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 19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学。17.1936 年 6 月创办于陕北瓦窑堡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简称“ 抗大 ”,被誉为培养革命干部的熔炉,它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二.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1.六艺孔子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