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官学的的衰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东周2.私学的教学场所一般是()。 A.固定的 B.不固定的 C.在都城 D.在乡村3.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A.墨子 B.孔子 C.老子 D.孟子4.“六经”中除了《诗经》、《尚书》、《礼》、《乐经》和《春秋》外,还有()。A.《左传》 B.《道德经》 C.《中庸》 D.《易经》5.对教师如何教的问题,孔子提出了最著名的( )原则。A.深造自得 B.教亦多术 C.专心致志 D.启发诱导6.孔子认为,学生学习要做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和( )。A.学行结合 B.学教结合 C.学辩结合 D.学与反省结合7.孔子的道德教育要求,对于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要作到( )。A.仁 B.忠恕 C.孝悌 D.爱8.《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指的是( )。A.荀子 B.子贡 C.颜渊 D.子思9.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克己内省”,也就是说要(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过而勿惮改” C.立志 D.力行10.孔子讲的温故知新的“故”指的是( )A.刚学过的书本知识 B.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 C.刚了解的社会知识 D.过时的知识11.我国古代学校的萌芽是( )。 A.庠序之学 B.国学 C.私学 D.泮宫1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是( )。 A.私学盛行 B.教育平等 C.刚刚萌芽 D.学在官府13.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由国学和( )构成。A.畴人之学 B.乡学 C.家庭教育 D.大学教育14.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典章制度教育和( )。A.武功之学 B.生产劳动教育 C.艺术教育 D.礼乐教育15.私学发端于( )。A.西周 B.春秋中叶 C.春秋末期 D.战国初期(二)多项选择题1.孔丘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 )A.学、思、行结合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D.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E. 持志养气2.春秋战国时的“显学”是指( )。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E 农家3.夏代在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有( )。A.军事教练 B. 宗教教育 C. 人伦道德教育 D.书学教育 E.艺术教育4.商代的文字从构造来看,汉字构造的几条原则()均具备。A.象形 B. 会意 C. 指事 D. 形声 E. 假借5.商代教育的内容主要有()。A.思想政治教育 B.军事教育 C.法制教育 D.礼乐教育 E.书数教育6.西周时期出现“学在官府”的现象,其原因为( )。A.民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