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师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前言中小学校不仅是青少年与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场所,而且也是社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在保护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传递知识与信息、促进社区公众健康行为与环境的建立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健康教育对于完善社区传染病防控体系与应对机制、保护广大青少年与儿童的健康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手册编写的目的在于向广大中小学校教师提供一个简练、实用的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方便学校结合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将传染病预防教育融入学校课内外教育活动中,以增强师生员工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发生突发传染病疫情时,能尽早察觉和处理,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传染病在校园扩散。一. 教师的责任-预防传染病扩散,从学校做起防止传染病蔓延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学校教师和学生(以下简称师生)在预防传染病在学校与社区中蔓延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原则是“早发现、早报告”。学校应该向师生说明个人卫生对预防传染病及传染病在学校传播的重要性,并鼓励师生无论自己或家人证实或怀疑染上了传染病,立即到正规医疗机构求诊,并通知当地学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二. 教师如何使用本手册来开展预防教育?本手册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及《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对传染病预防教育的要求编写,可以作为学校健康教育课的补充参考材料,也可以作为学校校长及老师的自读材料,以使教师们了解学校传染病预防的基本方法及应急应对措施。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结合本手册的内容,采用课堂内教学及课外活动多种形式将传染病预防知识整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如可以结合体育课、科学课、思想道德课、生物课、卫生课等课程开展教学;也可以结合地方课时及学校自定课程安排到生活技能课、社会实践课、专题教育课等教学活动中。具体教学方法:主讲老师、校医及班主任可以通过小型讲座、讨论与解答、自学、同伴教育、游戏活动、课后作业、家长会、“小手拉大手”等多元化的学习及活动方式,增加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此外要求师生身体力行,注意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并把预防知识带给家人和亲友。请参见附录 1-有关学校传染预防基本方法及教学方法示例,此外,本教师手册配有一本学生自读及同伴教育材料-“青少年带头-用良好的卫生习惯战胜传染病”,可以在教学时发给学生,用于学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