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韵词音(二、暮暖清秋)(二)暮暖清秋朋友们大家好,所谓“春华秋实”,秋天也是中国人一个意味深长的季节。按照农耕文明的传统,到了秋天就该丰收了,所以婚嫁很多人选在秋天,而考生赶考也是在秋天十月左右到达京城。一个清秋节包含这么多事情,它难免让人在旅途之上有很多的感慨.来来往往,看见一个变化季节的时候,心灵跟着也会有所激荡。那么秋天在路上可以看见什么呢?所谓的秋色、秋光,是指一年的草木到了它颜色最为丰富、层次跌宕、五彩斑斓,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寒冬的那个时刻。秋天可以说从早春鲜嫩的蓬勃经历了整个酷暑一直历练到了秋天,丰厚、鲜艳,这个时候它把最美的状态呈现在天地之间。如果说春天的花儿是草本的,那么秋天的花儿就是木本的,它把一树一树的叶子都招摇成为花朵,铺天盖地,这个季节当然让人心有所感。人生那种匆急之感容易在秋天被激发出来。屈原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的生命一直在路上,他在奔波动荡的路上,他在迁徙流浪的路上。他一直都看着春秋代序,时光在他的眼中跑得比谁都要匆急,其实他害怕的就是老之将至、修名不利。所以草木的摇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感受是不相同的,有人几乎没有所感生命就过去了,有人一片落叶都会怦然心惊。清代的诗人赵翼说得好,“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一句诗说得多么鲜明,鲜明中又何等惊心。就是这点秋风,它染遍了人间的颜色,枫叶被它染红,落叶之后它就会坠地,而人间白头,也是被一度一度秋风染遍的。这个时节,人心情摇荡,看着转瞬即逝的年华在眼前越来越美丽、越来越沉郁,但是走得越来越匆急。李清照有一年深秋重阳,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面做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她说你看这个日子走到九九重阳,薄薄的秋雾已经起了,浓云再压下来,整个白天都不明朗。不明朗的是天气吗?其实是我那颗含愁绪的心。我每天干什么呢?百无聊赖在闺房中点着香,“瑞脑销金兽”,香袅袅而起,笼罩着兽形的香炉,她就在想,心中的忧愁走远了吗?“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到了重阳节的时候,北方就转凉了,无论是枕上还是去看纱窗,其实都透着一番寒意。人能够干什么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一个秋菊盛开接着秋菊满地的季节,这样的一个时节,人销魂何在?你看看帘卷西风的时候,人简直比那些憔悴的秋菊还要形销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