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用正手攻球来练蹬转迎前的动作再结合两点打一点的步伐训练 , 效率远高于直接从正手拉球练起,事半功倍 !二:动作框架正确动作熟练后 , 要尽快进行走动中击球的练习 ,应该早于定点的发力练习.三:学弧圈球要先转后冲. 先不要管速度、弧线, 先管好吃球摩擦,动作求舒展、顺畅,然后慢慢加力,能拉多转就拉多转。如果动作方法正确 , 只要把发力线慢慢改变往前多些控制好弧线, 就能拉出前冲弧圈.四:击球时的发力顺序是由下到上 , 学习发力的顺序却要由上到下 . 学习放松的顺序 也要从上到下,循序渐进.五:击球时持拍那腿的膝盖若没有屈 -蹬-伸的过程,就谈不上用重心打球,没有重心交换的过程,就不可能练的好步伐. 右膝必须保持弹性, 一但僵硬就不可拥有好的步伐, 只能靠上肢发死力.六:步伐训练主要是练脚,不是练手。脚没到位,胡乱发力的结果:动作很容易变形走样.七:练基本功不能只偏重某样的技术练习, 容易"营养不良" . 比如定点练太多, 或者 只练斜线不练直线 , 或者 只练正手位 不练反手位, 或者 只练相持 不练前三板 , 只会起下旋 不会拉上旋 ,只练攻击不练防守跟控制, ....八:拉攻球要有重心转移 以腰带手, 发球也是如此.九: 什么是迎前 ? 简单来说 就是在出手挥拍之前 , 用腿跟腰的蹬转动作使得身体先靠近较佳的击球位置 ,而不是在原地等球逼近身体 ,失去了发力的空间.十: 怎样可以放松 ? 简单来说,就是用手臂的重量去打球 ,而不是用手的肌肉在打球.十一: 攻球抽打是撞中带磨 , 拉球是摩擦带撞 . 攻球下网通常是往上摩擦过多往前撞击力量不足, 拉球下网通常是往前撞击过多往上摩擦不足.十二: 如何正确用腕 ? 击球时,腕要先固定放松 ,随小臂运动方向而动再顺势摆动, 而不是主动发力. 发球,搓球,挑打, 拨球,拉球 皆是如此.如在击球前先有个外展(正手)或者后摆(反手) 会更好, 击球瞬间再顺着发力方向顺势摆正(手指突然紧抓有个制动动作 ) 即可.与其说是用"腕力",倒不如说是用指力 . 与其击球时腕才内收,倒不如引拍时先行外展.(更多内容请看—[原创]如何正确用腕 )拉球时,腕有两种动法:1.触球时, 吃球的微调 -- 这是不需要发力的 只是调整角度.我想这大家都没意见.1 / 102.触球时, 同小臂收缩方向内收.一般说的手腕相对固定 ,指的是引拍到触球这段期间 ,不要主动发力(除非上肢发力不充分 主动用腕补救加力) , 不要晃 甩 勾 , 不要在小臂收缩之前 随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