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_第1页
1/14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_第2页
2/14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_第3页
3/14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传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在人或动物间传播。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而且部分人留有严重后遗症、终生致残,是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病原学特征:乙脑病原体是黄病毒科的一种嗜神经病毒,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 40nm,最外层有脂蛋白包膜,包膜表面的糖基化 E 蛋白是主要的抗原成分,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包膜内为病毒核衣壳,核衣壳直径 30 nm,在电镜下呈 20 面体,核心为单股正链 RNA。乙脑病毒对不耐热,56℃30 分钟,100℃2 分钟或 37℃48 小时均可灭活,病毒对酸、脂溶剂敏感,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强。病毒能在小白鼠的脑组织内传代,在鸡胚、离体组织如猴肾细胞、鸡胚细胞及 Hela 细胞等组织细胞内也能生长。乙脑病毒的抗原性较稳定。该病毒对各种常用消毒剂敏感,用 5%碳酸溶液或 5%来苏尔与病毒接触 1 分钟即可灭活。二、流行病学: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流行在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地区,我国除青海、新疆、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自然界中许多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均可感染乙脑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猪由于其高的感染率、较长的病毒血症期、较高的血内病毒滴度成为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而人感染后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本病主要由蚊虫叮咬、吸血而传播。主要传播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其次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等。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隐性受染相当普遍。流行地区人群往往多次隐性感染而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故发病多为无免疫力的儿童。病后可产生持久免疫力,再次发病者极少见。 我国乙脑主要发生在 7、8、9 三个月(约占全年病例的 90%)。 华中地区流行高峰多在 7~8 月份,华南提早 1 个月,华北推迟 1 个月。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已流行过的地区,发病主要在 10 岁以下儿童,3~6 岁儿童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儿童广泛接受预防接种,成人和老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三、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乙脑潜伏期 4~21 天,一般 10~14 天。多数人被带毒蚊子叮咬后,表现为隐性感染。部分人仅表现为轻微的上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只有少数人因感染较重而发生脑炎。乙脑临床的基本症候群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颈强直、肌紧张及各种病理反射,部分病人可表现惊厥、昏迷、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等。典型病例可有以下病程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乙型脑炎防治方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