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具有不同合并症的患者稳定期及急性加重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内一科 2013 年 12 月〜2014 年 10 月收治的 107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伴发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期以及合并肺心病、心衰、呼衰、气胸的患者,给予控制性氧疗、吸痰、雾化、胸腔闭式引流、无创通气、呼吸功能锻炼、心里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疗效。结果经综合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改善,无 1 例死亡,均好转出院。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不同时期和是否有合并症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重点,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标签: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慢性阻塞性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1]。当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气流受限并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1]。1 临床资料本组 107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均为我院内一科(呼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 71 例,女 36 例,年龄 40〜92 岁,平均年龄 71.6 岁,40〜50 岁 2 例,51〜60 岁 11 例,61〜70 岁 33 例,大于 70 岁的 61 例,吸烟者 68 例,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 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101 例,并发肺心病 22 例,伴心衰双下肢水肿的 3 例,伴II 型呼吸衰竭的 67 例,并发气胸的 2 例,并发肺炎发热的 3 例。入院时病情处于稳定期的 2 例,伴下呼吸道感染急性加重的 105 例。107 例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不同给予抗感染、平喘,祛痰、激素、持续低流量吸氧、利尿、强心、扩血管、抗凝、胸腔闭式引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一般支持治疗、无创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2 护理2.1 一般护理2.1.1 病室环境保持整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室温 18〜20°,湿度 50〜60%,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2.1.2 休息与活动视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量,轻者可下床活动,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病情较重的应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取舒适卧位,重者取半卧位,身体前倾。2.1.3 饮食一般患者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普通饮食,腹胀的患者应进软食,细嚼慢咽,避免进食产气食物,避免进食易引起便秘的食物;病情重食欲欠佳的患者可给半流质饮食;有水肿患者限制钠盐;有一定的进水量约2500〜3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