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未来养老新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下载论文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民政部 8 月 3 日公布的《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3086 万人,占总人口的%,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 15003 万人,占总人口的%。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于 2053 年达到峰值,约亿,占总人口比重的%。届时,中国将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老龄人口结构失衡问题。同时,中国老年人口变动趋势将向“城镇多、女性多、失能多、学历高、消费水平高、空巢多、丁克老人、康?鸵搅啤钡确较蚍(17)埂〉咛灞硐衷诟吡浠?严重、未富先老、空巢老人比例高、失智、失能人员比例高等。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不断加大养老服务投入,“十二五”期间,仅中央预算内投资就达 108 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近 300 亿元,建成了大批养老服务设施,满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一些新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各地大量养老机构床位闲置,特别是有些乡镇敬老院和幸福院,甚至长年无人人住。另一方面,能够提供较好照料特别是医疗护理的养老机构却“一床难求”,能够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社区服务设施往往又严重不足。《公报》指出,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万个,比上年增长%;各类养老床位合计万张,比上年增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张,比上年增长%)。尽管养老服务设施和床位数量近几年有所增长,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缺口依然很大。目前我国的养老服务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机构和社区三方面的支持。一般情况下,子女由于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无法为父母提供全面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的效用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机构养老面临资金投入不足、养老床位紧缺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而受到种种限制;而社区养老也由于传统意识束缚、社会资源整合度低等因素造成服务效果尚未最大程度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