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感官来发现》教学设计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陈杰超【教材简析】《通过感官来发现》是教科版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 2 课,本科与第 3、4 课都是基于课程标准在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内容“人体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中,低段学习目标要求为“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器官”。到二年级为止,在学生成长的若干年中,人体的感觉器官在他们认识事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但学生没有特意去认识自己的而感觉器官。本课重点呈现的是人体感觉器官的基本功能,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使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利用眼、耳、鼻、舌、皮肤等的感觉功能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他们会发现,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够感知的信息(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够感知的信息(不能做的事情),综合使用感觉器官能够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全面的认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每个感觉器官都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有不能做的事情。2.科学探究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采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感觉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3.科学态度目标●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残障人士因为感觉器官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生活困扰。理解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而综合运用其他感觉器官的意义。●知道技术发明为残障人士改善生活提供了帮助。【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识别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等。2.教学难点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的观察、实验发现的事实和自己想象的内容。【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器材 1 份、班级记录表 1 份、圣女果等纯色水果每人 1 个、塑料苹果或香蕉 1 个、多媒体课件。小组:岩石、装有 40-50℃热水的杯子、包子、能播放音乐的音响、盲文版、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分钟) 1.谈话:上节课我们观察我们的身体,用眼睛看到了身体和外面的器官,用手上的皮肤触摸到了骨骼和肌肉,用耳朵听到了身体里器官发出的声音,对我们的身体有了很多了解。生活中我们也用嘴巴中的舌头来品尝美味,用鼻子闻各种气味。2.引导:我们用来观察的眼、耳、口、鼻、皮肤这些身体器官有一个统一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