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简析:1.本单元的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科书 27 页-59 页。本单元共有三个板块的学习内容,分别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3.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1)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本单元非常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图形和概念的认识,结合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如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安排了让学生说出纸巾盒、数学课本、粉笔盒等的形状、长、宽、高等练习。②注意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长方体、正方体认识时,安排了计算俱乐部四周要安多长的彩灯线等练习。③选取具有光鲜时代特征的素材。如计算拼插奥运墙所用积木的体积,为“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的容积选取适合的容积单位等。即巩固了所学数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更加重视对概念的理解。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对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形象、生动的1 / 6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然后通过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确实占有空间,为引出体积概念做充分的感知准备。(3)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单元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如,体积单位,就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旧知、迁移类推引出来的。教材通过比较两个不简易看出大小的长方体的体积,让学生由比较物体的长度有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面积有统一的面积单位,想到比较物体的体积应有统一的体积单位,由此引出体积单位。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又逐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是初次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