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施工油管修复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待修复油管的清洗、通堵、探伤、车螺纹、换接箍、试压、保存及运输等项操作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规格φ73×5.5 mm 内径为φ62mm(21/2″)油管及规格φ88.9×6.5 mm 内径为φ76mm(3″)油管在修复生产线上的操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5698-95油井管公称尺寸SY/T5951-94环氧酚醛防腐油管技术条件Q/HNYC12-1998旧油管修复操作规程3 待修复油管的来源在各种井下作业过程中更换下来的规格φ73×5.5 mm 内径为φ62mm(21/2″)油管及φ88.9×6.5 mm 内径为φ76mm(3″)油管。4 筛选对待修复的各种型号的旧油管进行人工筛选。剔除严重扭曲4.1(扭曲点一处以上者),严重弯曲(弯曲度≥10mm)、严重变形、严重腐蚀(腐蚀坑点≥3mm)等不能修复的油管。4.2 剔除不能在该生产线上修复的其他管材,如:内径≠φ 62mm的油管及内径≠φ76mm 的油管。4.3 剔除油管内有卡死抽油杆、充满泥沙的油管(确认油管内充满原油的除外)5 浸泡(一部)将人工筛选后含油多的油管放入油管浸泡池中浸泡。浸泡池温5.1度≥95℃,浸泡时间≥20min.5.2 浸泡后的油管起出时,须在浸泡池上方停留控干油管内的积水。6 高压外清洗(一部)把挑选后的油管用行吊吊到准备架上,依次上线。6.16.26.36.46.5上线后的油管经辊轮传动,依次经过高压外冲洗装置。滑轮传动速度控制在 10m/min。高压外清洗压力不低于 50MPa。外清洗后应显露油管金属表面,肉眼无可见油垢、污迹,手摸无堆积油垢。7 中频外壁清洗(二部)把挑选后的油管用行吊吊到准备架上,依次上线。上线后的油管经辊轮传动,依次经过中频外壁加热线圈、外壁7.17.2冲洗钢丝刷。7.37.4辊轮传动速度控制在 10m/min。中频外壁清洗后应显露油管金属表面,肉眼无可见油垢、污迹,手摸无堆积油垢。8 通堵(二部)油管内充满原油的油管必须通堵,无原油的可不通堵。中频外壁清洗后的油管经过机械手自动上到待通堵管架。通堵枪自带通径规直径为58mm,通径规在丝扣端或接箍端8.18.28.31m 范围内不能通过,则做车扣标记,否则作报废处理。9 高压内清9.19.29.3通堵后的油管经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