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路与上方寺路交叉口西南地块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扬州园林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2017 年 1 月 7 日1.工程概况:井点降水现根据岩土工程勘测报告的土层测试情况,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高程布置根据本地和工程实际情况,先开挖至-1.8m 处,再下井点管。井点降水深度,考虑抽水设备的水头损失以后,一般不超过 6m,按每台轻型井点降水设备配 30~40 根井点管计算。井点管距离基坑壁一般不小于 1m,间距为 1.5m,为防止局部发生漏气,滤管必须埋入透水层内,总管标高的布置可能接近原有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的水流方向有 0.25-0.5 的上仰坡度,水泵轴心与总管齐平。采用直径 70mm 的冲水管冲孔,孔径一般为 300mm,冲孔深度一般比滤管底深 0.5m 左右,并保持垂直,埋管时,井点管与孔壁间及时用粗砂灌实,距地面下 0.5-1.0m 深度内,应用粘土填塞严密,井点管沉没完毕,即可接通总管和抽水设备。使用时应保证连续不断地抽水,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水不来或一直较混,或清后又混等,应立即检查纠正。真空度是判断井 点 系 统 良 好 与 否 的 尺 度 , 必 须 经 常 观 测 , 一 般 应 不 低 于55.3-66.7Mpa,如真空度不够,通常是由于管路系统联接不好,有大量漏气,应及时修好,井点管淤塞,可通过管内水流声,手扶管壁感到振动,如井点管淤塞太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个用高水反冲洗或拔出重新埋设。2.在降水的同时,由于挖掘部位地下水的降低,导致其周围地区地下水位随之下降 ,使土层中因失去水而产生压密 ,导致周围邻近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或开裂 . 本工程东侧现有房屋与本工程新建项目距离较近,为了防止这种不利情况的发生设置回灌井点。如图所示井点回灌:①回灌井点的位置,应在降水井点与保护对象的中间,并适当偏向后者,以避免回灌井点的渗水对基坑壁的影响,并保持良好的降水曲线。②回灌井点的埋置深度应根据透水层厚度确定,在整个透水土层中井管都应设滤水管。③井管上部滤水管应从常年地下水位以上 0.500m 处开始设置。④在回灌井点与需保护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应设置水位观测井,建筑物(或构筑物)周围应设置沉降观测点。观测工作应定时、定人、定设备仪器。根据观测情况,及时调整回灌井水的数量、压力等,尽量保持抽、灌水平衡。⑤回灌井点的水应用清水。⑥回灌系统与井点降水系统应同步进行。当其中一方停止工作时,另一方也应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