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0 精编一一单选、填空1 彼得.德鲁克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2 人口是人力资源的载体3 提升企业经济绩效的最大契机是提升人力资源的绩效4 人力资源分两种:现实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5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6 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三种: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7 素质主要指职业素质,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倾向8 人员素质测评,通常也被称为人员测评,人事测评,人才测评等9 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匹配”或“人—组织匹配”,主要包括人力资本,能级对应和职业发展三大基本理论10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把对人力资本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11 所谓能级,指的是一个人能力的大小。12 能级原理首先承认人的能力有差别13 能级对应是一种动态对应14 职业发展理论是由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金兹伯格和萨帕等人于20 世纪 40 年代提出来的。金兹伯格根据实验研究,概括了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四个因素:现实因素,教育因素,情感和个人因素,价值因素。15 职业选择的过程是以一种折中的方式结束的,即一系列内外部因素影响个人的决定,一个人必须在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之间取得平衡。16 西方对人员素质测评的研究,源于 19 世纪对智力落后者和精神病人的治疗的需要17 1879 年,德国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8 美国雷蒙德·卡特尔首先提出了“心理测评”一词。19 1905 年法国弗莱德·比奈和西奥多·西蒙编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评量表“比奈—西蒙”量表。20 比奈和西蒙提出了比率智商的概念21 “比奈—西蒙”量表,起初共有 30 道题目。21“比奈—西蒙”量表采用的是行为表现的方法。22 比奈量表的使用范围为 18 岁以下的儿童23 美国心理测量学家戴维·韦克斯勒发明了离差智商(IQ)测定办法24 心理测验源于智力测验25 1927 年,美国斯特朗编制出版了至今还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