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制取氧气》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4)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和验满方法。(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装置的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教学难点(1)催化剂的概念。(2)催化作用。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如何鉴别三瓶无色气体:空气、氧气、氮气?3.根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重要用途?学生回答1.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是氧气。2. 把燃烧的木知分别伸入 3 个集气瓶中,若木知燃无什么变化则是空气;若木知燃烧更旺盛则是气气;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3.氧气的重要用途体现在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如: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引入新课既然氧气具有如此重要的用途,那么你一定很想知道氧气足如何制得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课题 3 、制取氧气介绍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和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首先我们学习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实验 2-5 可由投影仪打出实验内容)1.在试管中加入 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3.在另一支试管小加入 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实验现象]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