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整体设计本节内容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生物的第一节课,本课时担负着初高中内容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新课标中对本节的知识点要求较低,所以本节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对高中的生物学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模块的引入从教材的“科学家访谈”入手。有三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建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是从中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三是在访谈的结尾自然地把话题引到细胞和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并导入第一章的学习中。另外,也可以通过展示细胞工程新成果来导入新课,展示植物组织培养、克隆动物、基因工程、肝细胞移植等图片,结合文字解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的核心内容分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两部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中的知识点,通过对四个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细胞对于不同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的意义。第一个资料探讨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明确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第二个资料探讨人的生殖和发育,明确多细胞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细胞的关系;第三个资料探讨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明确多细胞生物的反射与细胞的关系;第四个资料探讨艾滋病与 SARS 的致病机理,明确非细胞生物与细胞的关系。资料分析中所列举的实例和材料大多在初中已经学过,如人的生殖过程,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淋巴细胞等。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考虑用多媒体高效地回顾相应的实例信息,引导学生一方面回忆起初中所学相应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对问题的逐个探讨理解细胞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这样既完成了初高中内容承上启下的过渡,又能提高教学效率。“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一部分内容中,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也是初中学过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在帮助学生回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加入了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层次。这部分内容以学生看图讨论,总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为主,最后对各个层次依次举例。课时安排:1 课时。三维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2.通过对生命活动一般现象的学习,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通过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展示,进一步理解细胞对于生命系统的意义。4.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5.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1.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