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与技能1.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止噪声的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意识。教学重点1.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2. 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教学难点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环境保护的教育。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气球、玻璃板、示波器、闹钟、泡沫塑料、空纸盒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 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2. 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鸣声……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教师板书课题:第 4 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推进新课一、噪声的来源情景设置:进程 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进程 2: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进程 3:大家一起来唱一首歌。进程 4: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通过对比 1 和 2,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种声音?通过对比 3 和 4,提问: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学生体验活动: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悅耳动听;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小结: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杂乱的噪声令人心烦气躁,有时候乐音也能变成噪声。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归纳总结:噪声的含义结论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演示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