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的概念:上转换发光是在长波长光激发下,可持续发射波长比激发波长短的光。本质上是一种反斯托克斯()发光,即辐射的能量大于所吸收的能量。斯托克斯定律认为材料只能受到高能量的光激发,发出低能量的光,换句话说,就是波长短的频率高的激发出波长长的频率低的光。比如紫外线激发发出可见光,或者蓝光激发出黄色光,或者可见光激发出红外线。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其实有些材料可以实现与上述定律正好相反的发光效果,于是我们称其为反斯托克斯发光,又称上转换发光。上转换发光技术的发展:早在年就出现了上转换发光的报道,在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用的红外光激发多晶,观察到了绿色发光。年在研究钨酸镱钠玻璃时,意外发现,当基质材料中掺入离子时,、和离子在红外光激发时,可见发光几乎提高了两个数量级,由此正式提出了“上转换发光”的观点。整个一年代,以为代表,系统地对掺杂稀土离子的上转换特性及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掺杂稀土离子形成亚稳激发态是产生上转换功能的前提。迄今为止上转换材料主要是掺杂稀土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利用稀土元素的亚稳态能级特性,可以吸收多个低能量的长波辐射,从而可使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变成可见光。年代后期,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效应,覆盖红绿蓝所有可见光波长范围都获得了连续室温运转和较高效率、较高输出功率的上转换激光输出。年大学和公司合作研究了上转换应用的新生长点双频上转换立体三维显示,并被评为年物理学最新成就之一。年等对比研究了/氟氧玻璃和/:钒盐陶瓷的上转换特性,发现后者的上转换强度是前者的倍,前者发光存在特征饱和现象,提出了上转换发光机制为扩散.转移的新观点。近几年,人们对上转换材料的组成与其上转换特性的对应关系作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一些优质的上转换材料。上转换发光的机理:、能量传递上转换,上转换发光过程与传统典型的发光过程(只涉及一个基态和一个激发态)不同,上转换过程需要许多中间态来累积低频的激发光子的能量。其中主要有三种发光机制:激发态吸收()、能量传递上转换()和光子雪崩()。这些过程均是通过掺杂在晶体颗粒中的激活离子能级连续吸收一个或多个光子来实现的,而那些具有电子和电子的激活离子因具有大量的亚稳能级而被用来上转换发光。、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吸收过程是等人在提出的,其原理是同一个离子从基态能级通过连续的多光子吸收到达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能级的一个过程,这是上转换发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