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型题1.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B、伤寒性肝炎、脾炎C、I 型变态反应D、III 型变态反应E、中毒性肝炎2.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哪项正确A、属沙门菌属的 A 群B、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C、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D、Vi 抗原抗原性强,产生 Vi 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3.伤寒杆菌致病的主要因素是A、内毒素B、肠毒素C、外毒素D、神经毒素E、细胞毒素4.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A、普通型伤寒患者B、暴发型伤寒患者C、慢性带菌者D、伤寒恢复期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5.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B、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C、长程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H”升高D、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E、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正常,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6.伤寒的确诊依据是A、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肥达反应阳性E、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7.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A、粪培养B、骨髓培养C、血培养1 页.D、肥达反应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8.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肠出血B、中毒性心肌炎C、溶血尿毒综合征D、中毒性肝炎E、肠穿孔9.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A、病后第 1 周B、病后第 3~4 周C. 病后第 2 周D. 病前 1 周E、病后第 5 周10.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A、H 抗体B、O 抗体C、A 抗体D、B 抗体E、Vi 抗体11.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A、起病后第 1 周B、起病后第 2-4 周C、起病前 1 周D、起病后第 5 周E、起病后第 6 周12.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A、大便培养B、肥达反应C、血培养D、尿培养E、补体结合试验A2 型题13.成人,持续发热 8 天,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天 3~5 次,偶有粘液,2 年前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体查:体温 38.8℃,肝在肋下 1cm,脾在肋下 1.5cm,血象:WBC 4.0×109/L,N 0.72,L 0.28,粪便镜检:WBC 0~5/HP,最可能的诊断是A、细菌性痢疾B、急性血吸虫病C、伤寒D、阿米巴痢疾E、急性病毒性肝炎14.女,35 岁,反复发热 35 天,患者持续高热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