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形成1.基于P2P以“非中心化的方式”的网络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2.计算机网络形成:(1)计算机——终端(美国军方)(2)计算机——计算机(3)ARPANET及OSI(高校,INTERNET前生)(4)INTERNET3.网络协议(1)ISO指定OSI,国际认可(2)TCP/IP,业内公认,早于OSI4.信息高速公路:异步传输模式(ATM),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无线网5.搜索引擎是一种运用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6.宽带城域网(1)包括核心交换网、接入网(2)用户接入网分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现在数字聚合,三网融合)7.无线网络:(1)无线局域网(WLAN)①传输介质:微波、激光、红外线②IEEE801.11制定③运用领域:传统局域网扩充、建筑物之间互联、特殊网络④传输技术:红外线、扩频、窄带微波(2)发展①无线自组网(ADHOT):自组织、对等、多跳②无线传感器网(WSN)将ADHOT于传感器结合,三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③无线网状网(WMM):标准制定IEEE802.11S④蓝牙技术:标准制定IEEE802.15,特点:短距离,低功耗8.操作系统(1)Window(2)UNIX:小型机、C语言、易移植、多用户多任务、分时、采用树状目录、系统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内核直接对硬件起作用,外壳是用户程序(3)在微型机运行,内核效仿Unix,开放源代码、多用户多任务、界面友好、可移植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定义(1)观点:广义、资源共享(符合网络特征)、用户透明2.分类(1)局域网:覆盖范围有限(方圆几公里),传输数据较快,误码率低。从介质角度:共享式介质和交换式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最远最大、速率低。从逻辑和功能:通信子网、资源子网(4)个人局域网:10M内3.网络拓扑结构(1)分类:星型、环形、树型、网状型①星型:中心节点是可靠性瓶颈②环形:延迟确定,每个线路都是瓶颈③树型:适用于汇聚数据的(2)传输参数①传输速率:S=1/T(T为每比特所需要的时间),记bps,每秒传输的比特数②带宽:与传输速率有关a)奈科斯特准则: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Rmax=2Bb)香茗定理:有限带宽、有随机噪声信道——Rmax=B*log2(1+S/N)③误码率:平均误码率要低于10-9(3)分包分组交换①早起交换分为: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a)线路交换: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实时,双向)、线路释放ﻩ优:实时性强,交互式会话类通信缺:系统效率低,不具备数据存储,纠错功能b)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②现代交换a)数据报方式:不同分组经过不同路径、到达目的节点可能乱序、每个分组传输过程都带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传输延迟大,适合突发性通信,不适合长报文,会话式通信b)虚电路方式:在传输前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建立连接、顺序连接、不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无乱码重复丢失,每个节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检测不需要路由选择,每个节点可与多个节点建立4.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①三要素a)语法:格式和结构b)语义:意义c)时序:顺序说明(2)网络体系结构①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IBM的SNAa)OSIi定义了各层服务,服务与实现无关,不是一个标准,而是概念的框架ii各个节点具有相同层次,相邻层之间接口通信,每层使用下层服务并向上提供服务b)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i互联层主要协议:IPICMPIGMPARPRARPii传输层:进程间端到端通信,主要协议:TCP(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差错),UDP(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iii应用层:远程登录协议:Telent、ﻩ文件传输协议:FTPﻩﻩ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ﻩﻩ域名服务协议DNSﻩﻩﻩ路由信息协议RIPﻩﻩ网络文件协议SNMPﻩ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c)对比5.P2P:最大化的为“非集中式”,不依赖DNS6.IEEE802.2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协议必相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协议可不同)7.IEEE802.3以太网标准,定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8.IEEE802.11定义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9.IEEE802.15定义近距离个人无线网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