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卫生件应急演练概述一、卫生应急演练概念•1、概念:卫生应急演练是将卫生应急人员置身于模拟的突发事件场景之中,要求他们依据各自职责,按照真实事件发生时应履行职能而采取行动的一种实践性活动,用以评价医疗卫生机构履行应急预案或实施方案所赋予的一个或多个应急职能的能力。二、卫生应急演练的目的•通过检验卫生应急预案、实施方案、操作程序以及人员培训效果来推动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参演人员熟悉预案和方案–了解这些预案和方案所确定的角色职责以及与该角色相关的程序或装备–解决职责划分和协调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和方案,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管理系统。–开展演练是力求在真实事件发生之前,找到并解决现有预案或方案、应急管理系统以及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开展演练的主要目标包括:•检验和评价现有卫生应急相关预案、实施方案和操作程序;•揭示现有卫生应急相关预案、方案和程序的缺陷;•确定开展卫生应急工作所缺乏的资源;•加强部门、机构和组织间的协调和沟通;•明确各部门、机构和组织的角色和职责;•培训相应角色和职能的人员;•提高应急人员个体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演练规划的认可度和支持度。三、演练目标四、演练内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应急值守、信息汇总与上报、应急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指挥、部门协调、现场指挥部建立、信息发布、风险沟通与媒体应对、预案的启动与终止、资源调配、防控措施决策与部署等。•应急值守、监测预警、风险评估、信息报告、人员的紧急派出、应急物资与装备的调用、个人防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及保存与转运、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检测与鉴定、现场防控措施制定、实施与评估、健康教育、风险沟通与媒体应对等。1.院前急救:紧急调度、急救人员与装备配置、紧急出动、检伤分类、个人防护、现场急救、终末洗消、信息报告等。2.临床救治:预检分诊、隔离处置(传染病)、事件(疫情)报告、规范诊治、院内专家会诊、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院内感染控制、配合流调和采样、医院内部的协调配合等。每次演练应根据应急工作需求和演练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关应急职能为内容开展演练活动。五、演练分类–讨论型演练包括•主题研讨•桌面演练–实战型演练•操练•功能性演练•全方位演练•六、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受练人员–模拟人员–评估人员–安全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第二部分卫生应急演练类型•主题研讨–是一种概述或介绍–目的•使参演人员熟悉预案和方案•了解这些预案和方案所确定的角色职责以及与该角色相关的程序或装备•解决职责划分和协调的问题。一、主题研讨1、演练形式•较低压力环境下进行的活动,常表现为相关人员聚集在一起进行非正式的讨论–主题讲座–专题研讨主题性讲座模式屏幕参与者观摩人员观摩人员引导员专题性研讨模式屏幕屏幕参与者参与者观摩人员观摩人员观摩人员观摩人员引导员参与者参与者参与者参与者参与者参与者•聚集起来讨论一个话题或问题;•向现有成员介绍新的信息;•向新成员介绍现有的信息;•介绍演练规划或为下一个更为复杂的演练做准备;•在更复杂演练开始前对参演人员进行动员。应用范围•3.所需设施–主要是会议场所。根据目的不同,可使用会议室或其它任何固定场所。•4.演练时长–持续1-2个小时较为适宜。•5.准备工作–易于准备和实施,一般两周时间足以准备充分,参演人员不需要提前培训。二、操练•(一)演练目的–测试某种特定的操作或职能,不会启动应急指挥中心。–作用是实践和完善应急预案的一部分内容,旨在做好大规模演练前的准备工作。–有效性在于其专注于整个应急管理体系中单一的、相对局限的部分。•(二)主要特征–1.演练形式•操练包含真实的现场工作和装备使用,以作为对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的响应。•操练应该尽量接近于真实情况,使用与所操练的职能相关的设备和仪器。–2.应用范围•测试某种特定的操作对新装备的使用培训、开发新操作程序或是练习和保持现有技能•在现场、固定场所(如办公室)或应急指挥中心日常工作或有组织地开展培训的常规工作之一提醒–控制人员应鼓励受练人员在没有时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