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儿保科黄志宇副主任医师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3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1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关键推荐①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②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③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④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7~24月龄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的益处婴儿满6月龄后仍然可以从继续母乳喂养中获得能量以及各种重要营养素,还有抗体、母乳低聚糖等各种免疫保护因子。7~24月龄婴幼儿继续母乳喂养可显著减少腹泻、中耳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继续母乳喂养还可减少婴幼儿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此外,母乳喂养婴儿到成人期时,身高更高、肥胖及各种代谢性疾病明显减少。与此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还可增进母子间的情感连接,促进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母乳喂养时间越长,母婴双方的获益越多。因此7~24月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可持续到2岁或以上。辅食的定义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包括各种天然的固体、液体食物,以及商品化食物。本指南强调配方奶是母乳替代品,不是辅食。如母乳充足,婴儿满6月龄后不应该添加配方奶,而是必须引入其他各种有营养的食物作为辅食为什么强调在6月龄时添加辅食婴儿6月龄后,纯母乳喂养已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能量,还有铁、锌、维生素A等关键营养素,因而必须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少数婴儿可能由于疾病等各种特殊情况而需要提前或推迟添加辅食。这些婴儿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辅食添加时间,但一定不能早于满4月龄前,并在满6月龄后尽快添加。7~24月龄婴幼儿的母乳喂养量7~9月龄婴儿每天的母乳量应不低于600mL,每天应保证母乳喂养不少于4次;10~12月龄婴儿每天母乳量约600mL,每天应母乳喂养4次;而13~24月龄幼儿每天母乳量约500mL,每天母乳喂养不超过4次。对于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满6月龄后需要继续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为7~24月龄婴幼儿选择乳制品普通鲜奶、酸奶、奶酪等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远高于母乳,增加婴幼儿肾脏负担,故不宜喂给7~12月龄婴儿,对于13~24月龄幼儿可以将其作为食物多样化的一部分而逐渐尝试,但建议少量进食为宜,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母乳和/或配方奶。普通豆奶粉、蛋白粉的营养成分不同于配方奶,也与鲜奶等奶制品有较大差异,不建议作为婴幼儿食品。无乳糖大豆基配方奶可作为婴幼儿慢性迁延性腹泻时的治疗饮食,但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因而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辅食添加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循序渐进。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增加食物种类,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