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及煤样的制备 175 第 一章 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 1 .1 煤的工业分析组成 1 .2 煤的元素分析组成 1 .3 燃煤分析常用基准 a、收到基(旧称应用基——y) 计算煤中全部成分的组合称为收到基,用ar 表示。 b、空气干燥基(旧称分析基——f) 不计算外在水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内在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称空气干燥基,用ad 表示。 c、干燥基(旧称干燥基——g) 不计算水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称干燥基,用d 表示。 d、干燥无灰基(旧称可燃基——r) 不计算分(水分、灰分)的煤,其余成分的组合(挥发分、固定碳)称干燥无灰基,用daf 表示。 1 .4 四种基准与工业分析成分或元素分析成分之间的关系: Fc—固定碳 V—挥发分 A—灰分 M—水分 C—碳 N—氮 So—有机硫 Sp—硫化铁硫 H—氢 O—氧 Ss—硫酸盐硫 Minh —内在水分 Mf —外在水分 176 长沙友欣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1.5 燃烧条件与燃烧产物种类及其相态的关系: 注:g—气态 I—液态 1.6 基准的换算 a、换算公式 : Y= KX X—按原基准计算的煤的同一成分的百分含量 Y—按新基准计算的煤的同一成分的百分含量 K—比例系数 b、基准换算比例系数 1.7 误差的表示方法 a、绝对误差 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简称误差。 E=X-u E-误差 X—实测值 u—真值 b、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百分比,称为相对误差。 RE=uuX ×100% 1.8 误差的种类 a、系统误差 1、定义:由于在测定过程中某种固定原因,导致测定结果经常性偏高或偏低,出现比较恒定的正误 差或负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附录:煤质化验的基础知识及煤样的制备 177 2、产生的原因 A.测定方法不完善 B.仪器设备的缺陷 C.计量器具不准确 D.试剂纯度不够 E.人为读数的偏差 3、修正方法 A.测定结果加上一修正值 B.测定结果乘上一个修正系数 b、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它是由一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所引起的。 c、过失误差 过失误差又称粗大误差,它是由于人为的差错如称错、记错、算错、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过大 的环境干扰情况所引起的。 1 .9 精密度 a、定义:对同一试样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时其检测结果的分散程度,称为精密度。 b、表示方法 1、极差:一组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用 R 表示。 R=Xmax-X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