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_第1页
1/6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_第2页
2/6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_第3页
3/6
父母始终是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然后可根据宝宝不同阶段认知能力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反复的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情景一 宝宝满月了,姑姑来看她,还送了一个好大的玩具熊。妈妈把熊放在床边,一家子人就去吃饭了。不久,玩具熊倒下后遮住了宝宝的口鼻,导致宝宝窒息„„ 情景二 奶奶带着 2岁的小孙子去医院打针,出来后把宝宝放在窗台上给他穿外套。奶奶并没有发现窗户没关严,宝宝一闹腾,从五楼的窗户掉了下去。 情景三 豆豆1岁半了,妈妈开始教豆豆:“插头不可以碰!剪刀很危险!”认真地教了半天,豆豆也记住了。可是第二天,豆豆又去抓电线了。 调查显示,我国 0-14岁的儿童每年至少有约 1000万人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且其高发年龄集中在 4岁以前。如何有效地保证宝宝的安全?宝宝对危险的认知是怎样的?家长平时可以对宝宝进行哪些安全教育?让我们听听专家怎么说。 构筑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儿童的安全保护有三个要素:成人的社会责任、完善的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以及儿童自我保护能力。0-3岁宝宝受生理、心理条件的限制,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弱,因此,宝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要靠父母构筑。父母(包括其他家庭成员)的疏忽是造成宝宝意外伤害的根本原因。父母要时刻提高警惕,不但要有安全意识,还要行动起来,不断充实自己的安全常识,排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保护宝宝。 避免错误的安全意识 1.父母永远是宝宝的第一保护人,不要把责任转移到爷爷奶奶或老师身上。没有人会像你那样全身心地对待你的孩子,并且有些幼儿园对教师的安全培训本身就存在空白。而有些老人的经验和能力已不能承担保护宝宝的重任,稍一疏忽,便给宝宝带来很大的伤害。 2.很多人认为家庭是最安全的,但家庭其实是最危险的。据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推算,我国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中,60%-70%的伤害就发生在我们认为最安全的家中。父母不要让宝宝离开自己的视线,同时还要经常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筛查—— * 从宝宝的视角查看有无掉落的针、线、小球、药片等危险品; * 浴室门插销的高度要保证不能让宝宝够到; * 排查厨房中的易燃品、危险品(有的宝宝 1岁就能把液化气缸瓶上的开关拧开,宝宝的能力是父母想象不到的); * 不要把小床摆在窗台边,不要在窗台上摆放东西,同时要保证窗边没有可供攀爬的凳子和桌子等物品,防止宝宝高空坠落等等。 3.父母要对既有的安全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父母须知的宝宝安全小常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