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逾四成物流企业利润下滑 部分企业退出市场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物流规模继续有所扩大,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68.1 万亿元,同比增长26.7%,增幅加快1.2 个百分点,但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36%,增幅高出业务收入3 个百分点,同期利润率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超过四成的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据悉,目前物流企业平均毛利率由2002 年的30%降低到10%以下,仓储企业只有3%-5%,运输企业只有2%-3%。卡车运输、货代和一般物流服务而言,利润率下降到平均只有2%左右。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发表于 2008-12-30 21:07) 困难时期,中国的物流企业如何积极应对,积蓄发展的能量?在上周举行的2009 物流全球论坛上,来自国内物流行业的领军人物围绕“企业创新与抗风险能力”话题为业内支招。 物流企业利润率“跌跌不休” 论坛上记者了解到,2009 年是中国物流业30 年来最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增幅为负数,前三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虽然有所回升,但只增加了2%。不少企业的毛利率不断下降,稍有不慎就可能亏损。 事实上,物流企业的利润率近几年来不断下降。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沪湘报出一组数据:2002 年,物流业的毛利在 30% 2 左右,到了 2 0 0 7 年毛利已经跌到 1 0 %以下,仓储毛利 3 —5 %,运输业 3 %。 业内预测,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性,会带给我国物流企业较长一段时间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组数据让物流企业看到了利润率止跌回升的希望。我国今年在外贸物流总额下降 2 0 %的同时,内贸物流总额却上升了 2 0 %以上。 业内人士支招发展“新思维” 面对持续下降的利润率,参加论坛的国内物流行业领军人物纷纷支招,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新思维”。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物流企业不妨把目光投向国内。”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总裁赵沪湘说。伴随着东部沿海制造业的技术升级,我国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此时创新发展内陆到沿海货运通道,开发内陆货源,铺设内陆与沿海枢纽港之间的立体货运管道,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连锁零售业的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就销售额而言,零售企业已超过制造、金融服务、信息等类型企业而成为世界第一,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