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存、促进销售,按一定的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集装袋:是一种以柔性材料制成的可折叠的袋式集装单元器具(柔软,可折叠,造价低廉,便于回收利用) 装卸:指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 搬运: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 运输:指通过运输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多式联运:是国际运输中常用的组织形式,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国境内承运货物的地点运送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储存:就是“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物流中心:是从事物流活动且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自动化仓库:是指由高层货架巷道堆垛起重机、入出库输送机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仓库管理系统及其周边设备组成,可对集装单元物品实现机械化自动存取和控制作业的仓库。 流通加工定义: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的总称 物流信息:是指物流活动所必须的,或者物流活动中生产的各种有关信息。 物流信息系统:利用有关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对物流信息进行管理时形成的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简答: 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1.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物流活动的构成: 1.包装活动。 2.装卸搬运活动。 3.运输活动。 4.储存活动。 5.流通加工活动。 6.配送活动。 7.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2.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3.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4.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5.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第一利润源”:企业起初依靠掠夺或获得廉价原材料、燃料,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节约消耗、综合利用、回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