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荷及守恒定律 一、探究目标 1. 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2. 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认识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 3. 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二、自主研习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 带 的 电 荷 是 一种 ,用毛皮摩擦过的 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如 图 ) 把 前 者 命 名为 ,把后者命名为 . 2.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 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 .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 电的 .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如图):它们分别是 三种带电方式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使电荷从 转移到 ,或从物体的 转移到 . 4.到目前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是 所带的电荷量. 、 带有跟电子等量的异种电荷.这个最小的电荷用 e 表示 e=1.60×10-19C 三、要点探究 1 .电荷 (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可以吸引碎纸屑(右图)物体有了这种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它带了电荷,简称带了电. (2)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即时讨论①: 不显电性的物体内有电荷吗? 2 .三种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 (2)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注:感应起电有严格的操作步骤 a.使带电体 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 A、B(如图甲). b.保持 C 不动,用绝缘工 具分开A、B. c.移走 C,则 A带负电,B 带正电(如图乙). 如果先移走 C,再分开 A、B,那么原来A、B 上感应出的异种电荷立即中和,不会使 A、B 带电. 特别提醒: 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号代表电荷的性质(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 特别提醒:感应起电时,保持带电导体对外绝缘是成功的关键,在干燥的环境中操作是必要的条件. 答案:物体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而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