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猪,讲解PPT 几年前,网上曾盛传一部名为“清华大学寝室夜话”的视频,里面几个学编程的男生在畅想未来时说:“我告诉你们,现在最牛的语言,不是 C++,是 PPT!我们写程序按行算钱,人家老板做一个 PPT,几百万就入账啦!”虽然这是句笑谈,但至少能反映出一个问题:PPT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务文档格式,它的价值绝对不仅限于形式本身,就像会用 Word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一样。在那些外表光鲜的演示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东西。 很多人问我,如何才能做出一份让别人一看就能由衷地感到认同的 PPT演示,说真的,这件事和写小说一样,是没有什么秘笈可循的。惟有多学习,多练习,才能实现。我们这个 PPT讲座的目标不是让你学会某种技巧或特效,但其中的一些经验和理论,很可能会颠覆你长久以来对 PPT的认知,从而帮你获得凌驾于普通人之上的 PPT制作能力。 第一讲:世道变了,重新认识 PPT吧 大部分初次使用 PPT 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受:新建一个演示文档,鼠标点到“文本框”按钮上,随后就在页面上划来划去,连文字应该落在哪里都不知道,好不容易写了几个字,又不知道字号应该调多大。这种状况实在太普遍,普遍到会令每一个想做出优秀 PPT 演示的初学者感到无助。“别人做的 PPT 明明那么炫,为什么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我做起来却完全把不到头绪?”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那么你真应该暂时离开电脑,想想你究竟想用 PPT 这种形式,来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PPT 是手段,而非目标 现在一提PPT,教师们都会想到“课件”,商务人士都会想到“方案”,仿佛做 PPT 的目的,不是做课件,就是做方案。这实际上是一种较为狭隘的误区。PPT 是微软Office 办公软件中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ow erPoint 的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于是人们就把演示文稿简称为“PPT”,又称“幻灯片”,说的都是一回事。由此你可以明白,PPT 是一种表现形式,而非一种特定的文稿称谓。说得再直接些:它是手段,而非目标。 在过去,我们往往只在一些商业演讲中看到 PPT 的身影。如今,除了商务演讲的用途,越来越多的教师,尤其是文科教师也喜欢采用 PPT 格式的教案。一来便于制作,省去了不少备课时间;二来也便于学生获取电子版笔记,从而收获更好的课堂效果。另外,PPT 版本的公司简介、个人简历近年来也悄然兴起,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应聘市场、策划类专业时,都会附上一份准专业级的方案。经验证明,不论是专业的广告、公关公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