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12■r丄#■■150试验四简支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对一个已知的待检测构件—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其计算结果设计实验方案并组织整个实验,然后整理出完整的实验结果将实际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判断该梁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通过本试验,达到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结构实验过程的目的。二、试件:本实验共设计了四种不同配筋率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梁的尺寸均三、试验方案: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梁的工作性能,主要测定其强度安全度、抗裂度及各级荷载下的挠度和裂缝开展情况,另外就是测量控制区段的应变大小和变化情况。实验的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实测材料强度所对应的标准强度进行理论分析计算(根据图 1所示的加载图式进行计算):i.梁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ii.梁在开裂时刻的混凝土的跨中最大拉应变;iii. 梁在开裂及极限荷载下的钢筋的跨中最大拉应变iv. 梁在极限荷载下的跨中挠度;为 1400X245X150mm,具体钢筋配置情况见图 1。图 1 钢筋配置情况■2/7v. 梁的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2.根据计算的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确定加载程序;3.布置应变测点,具体测试内容如下:i.测定钢筋混凝土梁在纯弯段的应力最大截面的应变分布情况;ii.测定弯剪共同作用段的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测定受拉钢筋应变;iii.测定梁的实际开裂荷载,观测并记录裂缝的扩展情况(在各级荷载下的裂缝长度和宽度);测定梁的破坏荷载,并观察梁的破坏过程和特征。图 2 加载模式四、应变及挠度测点布置原则:测点按照《混凝土结构实验方法标准》GB50152-92 的规范要求进行布置。1.应变测点布置:1. 对于梁的正截面,其弯曲应变测量是实验的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正负弯矩最大或有突变的截面。为测得截面上应力分布规律和确定中和轴位置,一般沿截面高度连续布点,测点数不宜少于 5 个。测点布置可以等距,也可以不等距。不等距主要是外密里疏,以便测出较大的应变,具有较好的精度,如图 3 所示;ii. 对于梁的斜截面,其主应力和剪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未知,要测量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及剪应力时,应布置 45。或 60。的平面三向应变测点,如图 4所示;iii. 梁两面布置的测点要相互对应。2. 挠度测点布置:3/7>UjjjjSi.梁的宽度小于 600mm,长度小于 6m,应沿构件中轴线上布置不少于 3个位移测点;ii. 梁的宽度大于 600mm,长度大于 6m,应在长度方向适当增加测点,并构件中轴线上布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