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简介内蒙古自然资源丰富,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原、肥沃的田野、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富集的地下矿藏,具有发展经济的巨大潜力。以矿产资源为例,目前世界已查明的140 多种矿产中,内蒙古已发现的就有 128 种,探明储量并上储量平衡表的有 83 种,其中 42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的前 10 位,22 种列前 3 位,7 种居全国之首。江泽民同志赞扬内蒙古呼包鄂“金三角”地区“地上有绿宝,地下有墨宝”。“绿宝”指的是绿色食品,“墨宝”指的是煤炭资源。北纬45 度左右是世界天然养牛带。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历史留给内蒙古的最大的无形资产“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形象,使“以乳立市”的呼和浩特“伊利”“蒙牛”两家企业的乳制品畅销全国。鄂尔多斯市低硫、低磷、低灰分、高热值的优质煤,通过“煤从空中走,电送北京城”,确立了新世纪的中国大型能源基地的超前地位。鄂尔多斯盆地特大天然气田的发现,使得内蒙古成为我国西气东输的主力气田。此外,内蒙的“软黄金”山羊绒产品,也称雄市场,深入人心,享誉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内蒙所具有的重要矿产资源稀土。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邓小平同志曾经意味深长的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内蒙古独特的资源禀赋成就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7.3%,总量由 2000 年的 1539 亿元增加到 2010 年的 11655 亿元,由全国第 24 位增长到第 15 位;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7000 美元,由全国第 16 位前移到第 6 位。地方财政总收入由 111 亿元增加到 1738 亿元。城镇化率由 42.2%提高到 55%,三次产业结构由 22.8:37.9:39.3 调整为 9.5:54.6:35.9,实现了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内蒙古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人才聚集效应,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内蒙古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 10 多年来,内蒙古的人才工作通过积极建设人才流入区、实施“草原英才”工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 185 万人,较 2003 年增长 76%;人才市场体系和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形成各级人才市场 106 个。1呼和浩特市简介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和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是呼包鄂“金三角”范围内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