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条件下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2009 年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开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分层教学显现出了很多优势。对于学习基础较扎实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提出高要求,增强自学能力,优秀学生不断脱颖而出;对于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提高了思维能力、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向着高一层次转化;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一般或中下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给予了他们更多的关怀、个别化辅导,提高了听课兴趣,使他们对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学科成绩向合格转变。分层教学引发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管理中出现的挑战,本身就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分层学科的教师跨层次教学,促使教师研究不同层次的学情,制定不同目标,实施不同教学,极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灵活性,增强了教师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分层次教学的学科班是一种动态的、非紧密型的班级形式,学生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这就使得原行政班的班主任监督作用相对削弱,原行政班的班干部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建立健全新的管理机制至关重要。经过几年摸索,我们基本形成了分层教学条件下班级管理的一些基本策略。一、强化教书育人职责,为分层走班打好底色1.班主任协调为上。实施分层走班后,师生接触面突然改变。有的学生约束力差,学习被动,看到教师没有相对固定,就感到有机可乘,上课不专心听,作业不做或应付着做;有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新的教师的教法,或得过且过或自暴自弃。而科任教师有时要面对几个班的学生,特别在走班初期名字和实体对不上号,一时难以顾及。所有这些情况,反馈到班主任这里来,需要班主任做好协调沟通,在充分了解、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换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地协助科任教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积极协调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因素。2.科任教师一岗双责。分层走班后,有部分学生不在原行政班班主任课堂内学习,原班主任出现“使不上劲”的感觉。这需要任课教师有更大的责任心,利用学科教学的途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习惯规范、品质培养、家校沟通,成为“班主任”教师。学校自开展分层走班教学以来,推出德育导师制,在学校教师培训和绩效考核中,不断强化“全员育人”理念和行为,让教师切实承担起教育职责,引导教师更加注重情感教育,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二、抓准班级建设重心,为分层走班做好铺垫1.首先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