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如冒充公检法、商家公司厂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工作人员,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和招嫖等形式进行诈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创建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实施方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创建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实施方案一篇为切实增强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地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空间,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我区决定自 2021 年 3 月 5 日起至2021 年 12 月 31 日,在全区部署开展创建电信诈骗犯罪“无电诈”社区(村居)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电诈可防”理念,以电信诈骗案件“零发案”为目的,以宣传教育为载体,以源头遏制、宣传预防为手段,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诈骗意识和对电信诈骗手段的辨识能力,切实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以保证群众切实做到“不轻信、慎转账、不汇款”,力争在全区创建一批“无电诈”社区(村居)。二、工作内容(一)建立固定宣传阵地。在全区村居、社区的宣教室、停车场、健身活动广场、社区超市等场所,设置固定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设施,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大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利用好各单位(村居)己有的宣传板栏、广播站、户外广告牌、LED 显示屏等媒介,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播放警示1 / 9教育片、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法规常识,形成常态化宣传氛围。(二)制作发放特色宣传制品。结合实际,制作一批“预防电信诈骗犯罪”的“明白纸”、标语、台签、名片、宣传手册等宣传材料,发放到各村居、社区及社会群众手中,提示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自觉加入到抵制电信诈骗犯罪中来。要组织辖区银行及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摆放“预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材料,提示提醒群众识别电信诈骗的手段及方式,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三)开展集中承诺活动。在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村民、社区居民、单位员工,普遍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集中承诺签字活动,通过微信群或现场发放倡议书、签定承诺书,呼吁群众争做“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者、践行者、劝导者。做到不轻信、慎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