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要点第一篇基础知识 (共计十一章)第一章:消防工作概述1、火灾的分类:①A 类固体火灾②B 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醇、沥青、石蜡)③C 类气体 (烷类) ④D 类金属( K、Na、Mg、Ti、Zr、Li、Al)⑤E 类带电⑥F 类烹饪简化记忆 :固液气金电烹记忆口诀:姑爷去金店烹饪2、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①.特别重大火灾死亡人数 X≥30重伤 Y≥100财产损失 Z≥1 亿②.重大火灾死亡人数 10≤X<30 重伤 50≤Y<100 财产损失 5000 万≤Z<1 亿③.较大火灾死亡人数 3≤X<10 重伤 10≤Y<50 财产损失 1000 万≤Z<5000 万④.一般火灾死亡人数 X<3重伤 Y<10财产损失 Z<1000 万记忆技巧:按上面红色数字,竖着记,313,151,1513、消防工作的特点:①社会性②行政性 ③经常性 ④技术性4、消防工作的八字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5、消防工作的原则:①政府统一领导②部门依法监管③单位全面负责④公民积极参与第二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特征:化学反应,发热,发光。2、燃烧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燃烧三角形)燃烧性能容易程度:气体 >液体>固体。助燃物: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3、燃烧的充分条件: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4、燃烧类型:闪燃、着火、自燃、爆炸。5、闪点 :只有液体有闪点根据闪点,将能燃烧液体分为:可燃,易燃。甲类(X<28℃液体)乙类( 28℃≤X<60℃液体)丙类( X≥60℃液体),甲、乙、丙类液体的典型代表分别是汽油、煤油、柴油。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6、爆炸分类:物理爆炸:没有新物质产生;化学爆炸:产生新物质;核爆炸: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7、①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爆炸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② 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大。例:乙醇下限11℃,上限 40℃。乙醚下限 -45℃,上限 13℃。8、可燃物燃烧特点:固体:①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②阴燃(成捆堆放纸、棉、麻、煤、草、湿木材)只有固体有阴燃③分解燃烧(木材、纸张、棉、麻、毛)④蒸发燃烧(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液体:①蒸发燃烧②动力燃烧③沸溢燃烧④喷溅燃烧气体:①扩散燃烧②预混燃烧9、燃烧产物分类:①完全燃烧②不完全燃烧10、烟气的危害性:①毒害性②减光性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