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DNA 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活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一、教材分析DNA 结构在高中生物遗传物质这一节中是最基础的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 DNA 的复制及遗传规律有很大促学作用。本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后安排的活动,DNA 模型的制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由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思维,可加深学生对 DNA 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教材首先介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教材第三部分清楚地列出了该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特别应明白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脱氧核糖、什么代表含氮碱基,以及用什么对它们进行连接。教材第四部分更为详细地介绍了该实验的方法步骤。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1 已经学习了 DNA 的组成单位和组成元素,但这些基本单位即脱氧核苷酸如何构建成 DNA 分子的空间结构没有学习,在本章的前一节刚学习了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而 DNA结构如何呢教材安排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学习,但 DNA 分子结构特点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顺理成章安排了本活动,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通过制作DNA 模型,能使学生学得生1动活泼,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三、学习目标①使学生明确 4 种脱氧核糖的根本区别在于含氮碱基的不同。②让学生理解 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③知识深化,使学生在 DNA 的碱基计算问题上不但知道有 A=T、G=C,以及演化出的 A+G=T+C,并能具体运用在实际计算中。四、重点、难点1.重点和难点,掌握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技术,学会并运用建构模型的科学方法2.解决方法:对每小组进行关键步骤指导,对连接方式进行讲解突出重点;板书说明制作的程序和重要环节。诱导学生理解各步骤的连接及原理等方法来突破难点。五、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以及掌握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知识准备。2.教师准备:活动用的各种材料:硬塑方框 2 个(长约 10cm),细铁丝 2 根(长约),球形塑料片(代表磷酸)若干,双层五边形塑料片(代表脱氧核糖)若干,4 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塑料片(代表 4 种不同碱基)若干,粗铁丝 2 根(长约 10cm),订书钉2等。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引入(讲述)自从沃森和克里克发现 DNA 的结构以来,标志着人类对生命的研究深入到了分子的水平。DNA 是高科技成就的象征,是科技研究最活跃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