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024 年小学品德教育总结第一章:品德进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一、名词解释1、品德、道德、德行的区别品德: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本身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内容;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本书对品德的理解采纳第二种界定:品德即道德品质。道德:(1)《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2)《新伦理学教程》。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可见,现在人们更多地把道德看作应该遵守的法律规范和原则。德行。(1)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行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是一切事物的优越性。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2、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1)关系___。在小学阶段,关系___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种关系,分别是与父母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关系___对儿童品德进展有着重要影响。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和核心。伴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与老师、同伴的关系对儿童品德进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活动___:儿童主要有三种活动,分别是游戏活动、仪式活动和叙事活动。游戏活动体现出儿童的基础需要和自然渴求,儿童游戏本身就是一个矿藏丰富的“育人”宝藏。仪式活动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叙事活动是符合儿童兴趣、注入儿童心灵、开启儿童智慧、满足儿童童话生活与现实需要的活动。(3)学习___:学习是人的天性,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生活。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权利也是义务。课程学习是儿童在校学习的主要内容,课程学习是儿童学校学习生活的重要方式,课余学习生活是一种非正式的、无计划的、无意识的学习___。课余学习生活一般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及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中。(4)社会___:社会___是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生活在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生活影响儿童生活。儿童的社会___主要体现为儿童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需要儿童有相应的公德。儿童的社会___还有助于其陶冶良好情感。儿童社会___有助于加快儿童社会化进程。二、简答题1、何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