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课程总学时84( 理论总学时48/实践总学时36) 周学时7(理论学时3/实践学时4) 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 学 内 容 与 学 时 安 排 表 章次 内 容 总课时 理论课时 实践课时 一 绪论 2 3 二 水和废水监测 10 6 15 三 空气和废气监测 8 9 11 四 固体废物监测 6 6 五 土壤质量监测 6 6 六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4 6 6 七 噪声监测 4 6 4 八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4 6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2 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 2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方向课之一。通过本科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各种污染物监测的方法,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环境监测的理论与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服务。 通过对《环境监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使之能独立从事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对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地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以及环境法学等所有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在了解、评价环境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各项研究和制定有关管理、经济的法规。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奚旦立主编《环境监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第三版 聂麦茜主编《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10 第一版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期末闭卷考试为主(70%),实践教学为辅(30%)。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一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3 学时) 实验二 空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测定(4 学时) 实验三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及分散度的测定(4 学时) 实验四 水中氨氮的测定(4 学时) 实验五 水中硫化物的测定(4 学时) 实验六 水中微量磷的测定(4 学时) 实验七 水中铬的测定(3 学时) 实验八 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6 学时) 实验九 环境噪声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