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_第1页
1/7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_第2页
2/7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_第3页
3/7
1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 病状一:脱膜性差 现象:1、启模时塑封件及料筋不自动出模,需用外力拉力。 2、出模时引线把塑封件拉坏。 病因:1、模具型腔工艺斜度设计不合理(出模斜度偏小) 2、模具型腔沾污。 3、变换塑封料,使型腔玷污。 4、模具温低,固化未充分进行,使塑封件强度下降,出模时被引线拉坏。 5、固化时间不够。 措施方法: 一、增加模具型腔工艺斜度(出模斜度一般设计在5-7℃左右)。 二、用清模剂定期清模。 三、更换塑封料时,用清模剂清模。 四、提高模温,控制在(160-180)℃范围内。 五、增加固化时间。 病状二:表面有气孔 现象:1、进料口一侧有小气孔。 2、表面有气孔。 2 病因:1、模具设计不合理(型腔口、料槽终点没有排气槽,料斗剩余空间大。 2、料的传递速度太快,槽内气体未能排出。 3、传递压力低,槽内气体未能赶走。 4、排气槽未清洗干净,导致堵塞。 措施方法: 一、增加型腔口,料槽终点的排气槽料斗空间应是实际体积的1.2-1.3 倍。 二、降低传递速度(6mm/sec) 三、提高传递压力(70 ㎏/cm2 ) 四、清模时加强排气槽位置清洗。 病状三:上凸 现象:塑封件表面有局部凸起。 病因:1、模塑料受潮,固化时膨胀。 2、注塑时间型腔中引线出模后膨胀。 3、固化时间不足,出模后局部膨胀。 措施方法: 一、使用模塑料前一定要醒料 24hr 再打开包装。 二、料斗与料的直径匹配尺寸 2-4mm 为佳,料斗空间应是实际加料体积的 1.2-1.3 倍。 病状四:体积膨大 3 现象:实际体积大于设计体积。 病因:1、固化时间不足,出模时膨胀变形。 2、模温低,固化未充分进行,出模后膨胀变形。 措施方法: 一、增加模内固化时间,使固化充分进行。 二、提高模温(160-190℃)使固化充分进行。 病状五:水纹 现象:表面有波浪形花纹。 病因:1、两种模塑料相混。 2、模温高,反映快,进入型腔就固化(﹥190℃)。 3、模塑料未混炼均。 4、外在因素(保管、操作等)。 5、模塑料自己问题。 措施方法: 一、加强模塑料管理,模具清理。 二、降低模温160-180℃范围,使固化充分进行。 三、加强工序检验,提高产品质量。 病状六:溢料 4 现象:1、启模时型腔有较多外溢料。 2、引线片上沾有较多废料,超过加强筋等。 3、模具表面起模后粘有过多外溢料。 病因:1、引线片材料尺寸的“超负公差”。 2、塑封模的固化板、型腔热变型。 3、锁模力低于模具设计要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环氧塑封料使用指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