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 1,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该词正式使用始于1936 年。 2,1993 年我国正式确定将(A )更名为“教育技术”。 A. 电化教育 B. 教学技术 C. 计算机辅助教育 D. 信息技术教育 3.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 世纪初到 30 年代对应 ( C ) 。 A.视听传播阶段 B.教育技术阶段 C.视觉教育阶段 D.视听教育阶段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 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B. 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C.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D. 教育技术关注的重点是物化形态的媒体 5, 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视觉教育 第二阶段 视听教育 第三阶段 视听传播 第四阶段 教育技术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错 ) 7,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 BCD )。 A. 科研人员 B. 管理人员 C. 技术人员 D. 教学人员 8,根据 AECT'1994 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D )。 a. 学习资源 b. 教学设备 c. 教学方法 d. 学习过程 9,根据 AECT'1994 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分别是( A )、开发、( B )、管理和( C )。 a. 管理 b. 设计 c. 评价 d. 制作 10,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D )。 a. 系统理论 b. 传播学理论 c. 直观教学论 d. 经验之塔理论 11,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20 世纪( A )。 a. 30 年代 b. 70 年代 c. 40 年代 d. 20 年代 12, 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视听传播阶段对应的时间段是 ( D )。 a. 20 世纪初-30 年代 b.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c. 20 世纪 30-50 年代 d. 20 世纪 50-60 年代 13, 与 1994 定义相比,ACET'2005 教育技术的定义发生的变化包括( ABCD )。 a. 研究目标界定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 b. 研究范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 c. 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d. 领域名称由“教学技术”改为“教育技术” 14, 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 AC )两个层面的意义。 a. 技术 b. 知识 c. 人文 d. 意识 第二章 1, 程序教学理论是由 ( B )提出的。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维特罗克 2, 随机通达教学是指( C )。 A. 学习者以任意速度进行学习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