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 件 3: “长治”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 编写提纲 综合说明 简述项目背景、建设目标、技术线路、主要措施、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等。在文字之前插入项目区位置图和工程特性表。 1 项目区概况 1 .1 项目区选择 1 .1 .1 选择原则 1 .1 .2 项目区选定 介绍项目区在全县的位置、土地总面积、涉及乡村、小流域名称等,简要说明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 .2 基本情况 1 .2 .1 自然条件 重点介绍与生态修复相关的气候、植被情况。 一、地质 项目区地质构造、影响地表的地层岩性及其分布、面积、所占比例等。 二、地貌 项目区所属地貌类型区,主要地貌单元及分布、面积、所占比例;平均海拔高度、最高和最低海拔高度、相对高差。重点说明项目区坡面情况,包括地面坡度组成,不同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等。插入项目区地面坡度组成表。 三、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项目区主要土壤类型,各类土壤的分布、土壤质地、土层厚度及肥力情况。分别说明耕地土壤和山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插入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表。 四、植被 2 项目区内天然植被种类(包括树种、草种)及保存情况,人工植被种类、数量及生长情况;项目区现有林地面积,有林地、灌木林、经果林、疏林、荒山荒坡的面积、比例及树种(草)结构。现有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果林(草)树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植被种类及利用情况。 五、气候特征 项目区所属气候类型区及气候特点,主要气象要素: 1、降水。包括多年年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最小年降水量,降水年内分布情况;10 年、20 年一遇24 小时最大降雨量。 2、温度与光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0°C 积温,无霜期,年均日照时数。 六、河流水文 项目区所属水系,流域内主要河流;年径流总量,径流年际变化,径流模数。多年平均输沙量。说明项目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插入项目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1.2.2 社会经济 说明项目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影响生态修复的障碍因素。 一、人口与劳动力 项目区涉及的行政村、组 ,人口总量、人口密 度、人口自 然增 长率、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总量。说明劳力外 出 务 工情况。 二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各 类用地的数量和分布,人均土地和耕 地数量,耕 地中 基 本 农田 所占比重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