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1.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性质(矿产开采)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有关规定,同时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本次生态评价范围为以采矿场区为主体,矿区所在区域及周围500m 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采矿区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等特殊保护区,区域内无珍稀濒危物种,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小于20km2。根据工程的特点、影响范围及生物影响程度,该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级别按三级评价。 2.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 )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①概况 采石场位于海拔 50~240m 的低丘中,地势沿南东方向低、往北西方向顺山坡坡角 25~30o逐渐升高,地形切割中等。 本区气候温和潮湿,四季分明,盛长亚热带植物:木本植物以松、杉、毛竹等针叶树和阔叶树为主,草木植物则以经济作物为主,植物的生长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由花 岗 闪 长岩 类 所形成 的低山区盛长茂 密的树林 ; 在低丘陵 和冲 积 平 原中则适 于各 种经济作物和草本植物的生长,主要 经济作物有水 稻 、小麦 、大 豆 、蕃 薯 、花 生、棉 花 、黄 麻 、菸 草、甘 蔗 等。 ② 生态系统现状 经实 地调查,评价区主要 有4 种生态系统类 型 。森 林 生态系统广 泛 分布 ,以松、杉、毛竹为主,乔 、灌 、草相结 合 ,形成 多 层 次的立 体植被 体系; 灌 草丛 分布 于森 林 与农 田 之 间 的荒 坡地; 人 工生态系统中工矿厂 房 、村 庄 建筑 、绿 地和非农 用 地有序 排 列 。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 型 及特征 见 表1。 表 1 评价区内生态系统类型及特征 序 号 生态系统类 型 主要 物种 分布 1 农 业 生态系统 水 稻 、大 豆 、花 生、棉 花 条带状、块 状分布 于评价区 2 森 林 生态系统 马 尾 松、杉木、竹 大 面 积 分布 于评价区 3 灌 草丛 生态系统 杜 鹃 花 、山楂 、小山竹、野古 草、桔 草 条带状、块 状分布 于评价区 4 人 工生态系统 人 、建筑 与绿 色 植物 斑 块 状分布 于评价区 2 ③植被分布现状 梅岭地区植被类型复杂,植物种属繁多,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在 70%以上,主要植被类型有以下七种: a)亚热带针叶林:以马尾松、杉木为代表。西部低山和中部高丘以松、杉纯林或杉松、杉竹混交林为主。杉木纯林主要是人工林,其余为天然次生林或半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