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的多体体系,而原子又是由中子和质子所组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组成的。 材料的性能主要由核外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 原则上,如果可以写出构成材料的多体薛定愕方程,并求出该方程的解,就可得到材料的许多基本性质,如电导率、磁有序、振动谱、光学介电函数等。 但是,可以解析求解的系统仅限于氢原子,而由两个氢原子的氢分子和两个电子加两个质子组成的氦原子就己经无法求解了。 Hohenberg和Sham 在 1964 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计算思想,证明了电子能量由电子密度决定。所以就可以通过电子密度得到所有电子结构的信息而无需再处理复杂的多体电子波函数,只用三个空间变量就可描述电子结构,这种方法称为电子密度泛函理论。 按照该理论,粒子的哈密顿量由局域的电子密度决定,由此得到局域密度近似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自洽计算被称为第一性原理方法。 基于局域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对于电子基态的计算是非常准确的,与基态相关的电子能带结构、声子谱、结合能等都能用此种方法进行定量的计算。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例如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它将问题归结为对电子密度函数的描述,只需要将各类原子位置 和个数作为参数输入计算即可。它是一种预先定义的方法,它适用于周期表上的所有元素,而且大量的文献证明了它的准确可靠性。 和其他量子力学方法相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包含所有原子的位置,力场,电子结构(即“电子云”的描述),和体系的能量。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得到的基本结果,以及它们随时间演化的规律,我们能推出几乎材料所有的性质。所以第一原理计算方法己经成为研究固体性质的一种重要的理论方法[20]。 费米能级是指费米子系统在趋于绝对零度时的化学位;但是在半导体物理和电子学领域中,费米能级则经常被当做电子或空穴化学势的代名词。费米子可以是电子、质子、中子(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 晶体中电子所能具有的能量范围,在物理学中往往形象化地用一条条水平横线表示电子的各个能量值。能量愈大,线的位置愈高,一定能量范围内的许多能级(彼此相隔很近)形成一条带,称为能带。各种晶体能带数目及其宽度等都不相同。相邻两能带间的能量范围称为“能隙”或“禁带”。晶体中电子不能具有这种能量。完全被电子占据的能带称“满带”。满带中的电子不会导电;完全未被占据的称“空带”;部分被占据的称“导带”。导带中的电子能够导电;价电子所占据能带称“价带”。能量比价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