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同时指导学生读图掌握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 【教学准备】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挂图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电话长途区号、身份证号码前六位等,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感受到区域的存在。请同学们回答: 1.你所在乡镇的邮政编码。 2.平邑县的电话长途区号。 3.某某同学身份证号码的前六位。 提问并总结:以上编码和号码代表了我国不同的地理区域。你知道我国共划分了哪几大区域吗?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回答:略。 二、学导达标 学习任务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主学习 (4分钟) 1.地理区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有的是 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有的是 区域,如工业区、经济特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山东省;等等。 2.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 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县、市)、 (镇)三级。 读书自主完成。 合 作 展 示 (10分钟) 指导学生教材图 5.1和教材第二自然段,了解并回答: 1.地理区域的类型。 2.说说我们家乡地理区域的特点。 总结:图 5.1和同学们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理区域呢?(教师适当点拨) 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总之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的。 强调: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 “身份” 。请同学们举个例子。 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然后统一答案。 过渡:同学们,假如外国有一位朋友想给你寄信,你能告诉他你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