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和风小屋”作用,关注学生心灵环保创意单位: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活动范围:赣榆县罗阳镇中心小学21世纪,新思潮在冲击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现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尤其是面对社会、学习、家庭的压力日趋增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同时,现在的小学生普遍存在自尊心不强、自信心不足、责任感较差的现象。针对上述现状,罗阳镇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风小屋”的阵地作用,提出“发挥‘和风小屋’作用,注重心灵环保教育”这一新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化育人工作方式,坚持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心灵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构建新型的生态德育教育体系。一、关注学生心灵需求,让教师做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今天的小学生,个性更加张扬,但是心灵上也更显得空虚。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明确学生心灵需求,在构建绿色德育教育的新途径中,更加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此,罗阳镇中心小学以“和风小屋”心理咨询室为主阵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要求教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学生心理状况分析,要求教师知道“教师十六知晓”、“十二修炼”、“帮助孩子二十条”等,把单纯的教育责任变成教育学生的情感。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建设,以心理健康发展为目标,我们在“德育管理人文化、德育管理网络化、德育管理课程化、德育管理生活化、德育管理个性化”取得了有益的收获和积累,让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教育,校园的角角落落都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绿色教育空间。二、开通绿色交流通道,增强孩子自尊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心理咨询室不断提炼经验,逐步寻找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绿色窗口”。为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尝试开展“绿色批评”的方式,要求广大教师善待学生,做到换位思考,让心灵去触摸心灵,把“责任”上升为“情感”,把学校教育作为一项情感工作来进行,把更多的关爱、更强的情感倾注到学生的心田。通过心理暗示式批评、俯耳细说式批评、激励启迪式批评等“绿色批评”方式,更好的呵护学生敏感的心灵。用市师德模范张艳梅老师的话说:“批评同样可以是美的体现,绿色批评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学生见不到“疾风暴雨”式的批评,他们感受到的是心灵的交融和真情的碰撞……在班队活动中,各班中队辅导员和心理健康老师共同设计活动,围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进行思考,通过情景剧、小品、相声、话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内容融入其中。尤其是学生在筹备、排练的过程中,已经把心理健康的知识融入到心中,一次活动就能够体验一次全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的“和风小屋”更是身体力行,对全校所有学生均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再通过年级会、班级会、国旗下讲话等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实现全部学生均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压力。县先进教育工作者李英妮老师说:“在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时,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心理健康小测试,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简单的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看到孩子们从我的‘和风小屋’里满面笑容的走出时,我的心理真是太高兴了……”三、科学评价,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过去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少年儿童了,过去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而现在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要关注学校的个体差异。过去,在学校里受表扬的往往是少数学生,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受到表扬的机会,甚至有一部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些都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为此,学校要求心理健康老师会同教导处一起深入研究学生的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和表扬,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校要求教师从五个维度来进行评价,以多元化的眼光,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