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三年成长规划:为人师,圆我梦从 11 年的 9 月,带着满腔的热情和些许的兴奋,我走上了我的三尺讲台,构筑起我的教师梦。尽管大学所修的专业也是师范类的,但毕竟学校注重理论学习,在实际的工作中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老师,在自己的第一步上看来不是那么的得心应手。重新审视自己近半年的工作过程,似乎一直在不停地忙备课,抓学生,盯学生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这一切在警示我,我的工作中存在偏差。与其说今天写下的是我对自己今后近三年的规划,不如说这是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的一次深思。辛苦的工作,不尽如人意的成绩;课堂上的热烈的气氛,作业不够完善的答案;学生口口声声喜欢语文课,却没有很大的进步这种种的矛盾让我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一大忌:教而不实,我的教学缺乏系统性。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的是细水长流,水道渠成。我恰在这点上做得不够稳扎。我想我的三年规划就该从这里入手吧。为了能有效的对症下药,我仔细地阅读了二期课改的内容,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记录下自己在语文教育和教学的规划安排。一.更新教学理念,重新确定教学目标在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声声呼唤中,语文二期课改新教材应运而生。二期课改语文教材的特点是:从材料的选择到体例的编排上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正确清醒的在头脑中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它作为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影响我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筹帷幄。如何巧妙地利用教材所蕴藏的人文因素,如何艺术地处理教学中的种种矛盾,为学生打好语文和人文精神的底子,这是我要把握的教学方向。二.变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心灵,倡导全面对话深刻理解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以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变革语文课堂教学,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变革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摒弃居高临下包办式的教学,要摒弃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讲解;要摒弃机械的题海训练,真正以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放飞学生的心灵,为他们铺设全方位、立体的交流渠道,为他们搭设经验分享、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引导学生开展平等、真挚的全面对话。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七个方面的对话。这七个方面的对话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