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一、背景材料(一):“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背景材料(二):张飞与酒在《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中,刘备起兵讨伐袁术,临行前叮嘱张飞要守好徐州,切不可饮酒。张飞一一应承。当晚,张飞宴请众官,席间张飞强行劝酒并毒打曹豹,自己则喝得酩酊大醉。曹豹深恨张飞,连夜送信给吕布,约他前来偷袭徐州。结果,张飞力不能敌,弃城而走。在以后的第七十回中,张飞在巴蜀一带战败张郃之后,挥军乘胜追击,一直赶到宕渠山下,张郃据守山寨不出,张飞利用酒醉鞭打士兵诱引张郃偷寨,结果中了张飞的埋伏,宕渠寨、蒙头寨、荡后寨均被张飞夺取。二、哲理点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人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只要勤奋学习,不断追求,就会有所进步,令人刮目相看。吕蒙“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和张飞的胜利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道理。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二)一、背景材料 :科学输血的历程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二、哲理点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从科学输血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