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_第1页
1/7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_第2页
2/7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_第3页
3/7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中国对操作系统的研究从最早上个世纪 70 年代开始,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发展历史,下面由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操作系统研发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在1979 年引进 UNIX 操作系统,许多科研院所和院校参与了以 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有少许影响,但市场份额不大。1989 年,原机电部副部长、现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同志,在出访时,了解到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叫 COBRA,是基于 AT&T 的 SVR2.0 的 UNIX 类的操作系统。回国后,对发展中国开发自主版权操作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多次研讨。与会专家都认为,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这是计算机工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信息安全的需要。同时,大家认为开发具有自主版权的基于 UNIX 的开放式操作系统也是可行的。当时中国计算机服务总公司与中国软件技术公司共同承担了这一任务 (后来这两个公司合并1成立了现在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与技术服务总公司,即后来的上市公司中国软件)。1992 年 3 月,这一任务作为“计算机操作系统开发”专题,被正式批准在“八五”攻关计划中立项。从 1989 年到 1993 年,COSIX1.0 操作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如何取得完全自主版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取的措施是:在制定规格定义时,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不参照别人的产品;在进行设计和编码时,不允许开发人员接触相关的引进技术;在进行产品验收时,如果发现与国外技术有“实质性相似”的问题时,采取对开发人员提出质疑的方式,确保这种“类似”不属侵权。现在来看,这种闭门造车的写代码方式,颇为符合当下“完全自主可控”的思潮,但由于兼容性和适配性的问题,闭门造车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随后的 1994 年到 1995 年,课题组总结初始阶段的开发经验教训,决定把国产操作系统开发的重点集中在做出自己的特色上。主要包括,中文、微内核和系统安全,而不强调100%的版权,避免了对一些成熟技术的重复开发。特别是课题的成果 COSIX V2.0 操作系统,它是一个以微内核为基础的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多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成功地突破了当时很多操作系统关键技术,符合国际标准、与 COSIX V1.X 二进制兼容、支持 UNIX 界面、可剪裁性好。但作它在产品化和商品化上存在不少差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产操作系统的历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