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目录第一章总则……………………………………………………………………………(03)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04)第三章选址与校园规划………………………………………………………………(10)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附表一附表二面积指标………………………………………………………………………(12)建筑与建筑设备………………………………………………………………(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师资标准………………………………………………………………………(15)国际中小学校必配生均建筑面积指标如下表………………………………(16)理化生实验室辅助用房配置参考表…………………………………………(17)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说明了制定本建设标准的基本目的。本标准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发展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城乡基础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对校园、校舍的条件和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要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校建设标准,使学校的规划设计、校舍建设和管理有章可循。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三条 规定了本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包括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改建、扩建的国际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现有用地、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网、绿化等现状和具体情况,参照本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实验性、示范校及有特殊要求的中小学校,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用地和校舍面积,并适当提高建设标准。第四条 规定了中小学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小学校校舍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应确保校舍建筑与师生生命安全;要体现学校建筑特点、美观大方及适用性,方便师生学习和生活;坚持勤俭建校,注重技术、经济对比,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节约建设投资。在防御地震、台风、暴雪、洪水等各种重大意外自然灾害时,学校可作为周边地区临时紧急避难场所。第五条中小学校的新建、扩建和改建都必须先规划设计,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建设。校园规划设计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要求,根据学校的特点和现状及周边环境等条件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地进行。应注重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