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工作与群众路线【篇一: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反腐倡廉建设全过程中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梅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回顾党90多年历程,我们党始终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动力,把能否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建设成效的标准。在新的形势下,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反腐倡廉工作全过程,是将廉政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惩治的威慑力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反腐败斗争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一、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前提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加强反腐倡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为民意识,是密切联系群众,顺应人民新期待的前提基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紧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培养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政治信念、政治立场坚定性。强化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利益,自觉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抓好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实干兴邦、实干富民。大力加强对党员干部政绩观的教育,让党员干部真正懂得政绩,就是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真正领悟群众立场的真谛,发自内心地敬畏群众、信任群众、重视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倡导的转变八个方面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决心改进文风会风,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业上。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勇于开拓,敢于担当,坚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事情,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拜人民为师,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将群众的智慧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抓好廉政勤政教育。我们党同一切腐败现象是根本对立的。人民群众对干部腐败最痛恨,干部腐败对党的威信损害也最大。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政勤政教育尤为重要。要把防治腐败、保持清廉作为新形势下密切干群关系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广泛开展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以案释腐、以案释法、以案警示,教育督促各级党员干部做到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始终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让廉洁自律成为党员干部高度的行动自觉,以清廉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监督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途径官有所畏、业有所成。加强对党员干部行为的监督,营造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易腐败的社会氛围,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效方法。强化权力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从反腐败斗争的实践看,许多大案要案都是由于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制约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明晰权力运行的程序,形成严格依法行使权力的程序体系,将权力运行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把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将监督关口前移,使监督贯穿于从决策到执行的全过程,并使之透明化、公开化,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使廉洁、廉...